世界水日&中国水周 | “人巡”到“智巡”!无人机+AI低空巡检助力河湖高效管理

分享到:


今天是第三十三届“世界水日”和第三十八届“中国水周”的第一天。此前,联合国确定2025年“世界水日”主题为“冰川保护”。而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、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,水利部将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定为“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,保障国家水安全”。

640.jpg


设立背景与河湖管理


20世纪中叶以来,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,人们的日常生活、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,甚至引起了全球性水危机。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、加强水资源保护,1993年,联合国正式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"世界水日"。我国亦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设为“中国水周”,以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等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4181557.png


河湖作为水资源组成部分中的关键部分,其保护管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。水利部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流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共有45203条,总长度约 150.85万公里,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65个,总面积约7.80万平方公里。基于我国水系的复杂分布以及江河湖泊数量众多、面积广阔等,河湖管理工作面临着众多难点。


巡查模式传统:河湖水域广阔,巡检范围大大,传统巡查模式效率较低。

执法力量紧张:基层人力资源紧张,对违法行为的判断和执法难度大。

突发事件响应滞后:针对河流湖泊安全的监测以及突发事件的预见和响应能力有待提升。


微信截图_20250324182518.png


“人巡”到“智巡”

无人机+AI算法深度赋能河湖管理


针对传统河湖管理模式存在的人工巡查效率低、执法难度大、突发事件响应滞后等难点痛点,广州赋安提出了“无人机+AI”的解决方案,建设遥感影像、低空巡检、地面呼应的空天地一体的无人机巡检监测预警平台,支持自研机载算法运行,能够有效支撑河湖问题的实时预警以及现场快速制止,实现对河湖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,形成巡检-预警-闭环处理全周期管理模式,助力打造可感知、善识别、能思考的河湖资源低空动态监测体系。

微信截图_20250324182901.png

突破限制 高效巡检

通过搭载高光谱相机、红外传感器、激光雷达等辅助配件的无人机,实时获取高清图像和数据,突破地形、天气限制,实现针对河湖区域的广域扫描,支持定制航线实现自动巡航,无需人工操作,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投入,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,同时提高巡检效率和安全性。

微信截图_20250324183041.png

精准监测 智能分析

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,赋予无人机“自主分析”能力。通过水质反演模型,实时解析水质参数,动态监测河湖水质。智能识别违规行为,自动标记非法采砂、排污口偷排、岸线侵占等行为,实现高准度预警等。

微信截图_20250324183219.png

小结


无人机融合AI算法的低空巡检模式,不仅是技术迭代,更是助力河湖实现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。从“人眼观测”到“算法透视”,从“事后处置”到“风险预控”,这一模式已在众多场景初步展现成效。随着2025年低空经济新基建的推进,“无人机+AI”也将成为守护河湖安澜的有力手段。


未来,广州赋安也将继续践行“以科技的力量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”的使命,充分发挥深耕行业的技术优势,运用“无人机+AI算法”的低空智能巡检,助力实现河湖高效管理。


code
周一到周日

09:00 - 18:00

业务咨询
code

微信咨询